产品如何做推广,简单来说无非就两种方式:付费推广和免费推广。
一、付费渠道
1.应用市场
iOS平台:冲榜、刷榜、ASO优化、加速审核、小编推荐(据说是最贵的)
安卓市场:基本目前一些主流的大市场都有花钱推广的方式,包括市场的CPT,刷下载量、刷评论,也有一些平台可以做ASO
2.信息流平台
新浪:新浪的粉丝通、扶翼、微博九宫格
腾讯:智慧推、广点通、微信公众号的一些广告,做品牌曝光的比较多,最多的应该是游戏类
百度SEM、搜狗SEM、搜狐汇算、今日头条以及陌陌
目前主流的花钱渠道,差不多也就这些,当然其他的花钱渠道也有,但不是主流,今天主要谈谈免费渠道。
二、免费渠道
市场渠道:
1.申请上线
产品出来了,做好测试了,推广的第一步就是上线,分别在 App Store 和各大安卓主流市场App Store的审核时间一般在2-3周左右,审核比较严格,在产品提交之前请一定仔细阅读App Store提交规则,一个产品每年在App Store有三次加急审核的机会,比如有大的版本更新或是紧急修复了某个BUG都可以邮件申请加急审核。安卓市场的审核时间一般是在3-5天,如果市场的工作效率高的话,2天就可以搞定。
2.申请标签
标志,标签分为:官方、优质、无病毒、无广告...以官方标签为例,作为用户的心理来说,更信任有打上官方标签的APP。
3.重点首发
各大市场申请一些首发,每月至少1次独家首发,平常每月2次首发,只要遵守各大市场的首发规则,还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推广效果的。
4.互换评论
我感觉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下载一个我不熟悉的应用,好评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但是不要做得太过,被下架就不值当啦。QQ群、微信群只要吼一嗓子,组团换评论,马上有人响应你。
5.专题活动
各大市场的专题与活动,很多市场都有一些免费的活动,渠道每月,每个节日都有对应专题活动,当然狼多肉少,这个就要看各位CP的本事啦,列表说明一下,一些渠道的活动
(1)小米每周有2次专题申请,每次1-3个专题,具体以公布为准
(2)魅族每周有3个专题可以申请,具体地址详见魅族群公告
(3)目前华为主要专题是周一见,日历中看明年的规划更多是鲜品专题,华为还可以进行专题组团申请,明年还有木有现在还不清楚
(4)新鲜热辣是目前联想的活动,需要申请,时间周期蛮长,具体量级还真看产品了,我身边小伙伴有合作过的有量大,也有量小
(5)搜狗专题每期3个,每次只能申请一个,基本都是周一早上在群里公布。
(6)金立会不定期的发布专题申请地址,及结果,所以金立专题申请需要经常关注一下群公告
(7)机锋是刚开的专题申请,形式什么的估计还会在优化,具体的申请规则请到机锋群了解。方便申请
6.换量
换量其实是个技术活,我的原则是,不跟小量级换,两个小量级的产品换着玩,两边都没量,这不是逗着玩的嘛。不管是用买量换也好,用关系也罢,尽量找一些量级比较大的产品,一是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量,二是增加了自己家产品的曝光。
三、新媒体营销方面
1.人
首先,你需要一个对于新媒体传播有兴趣、负责任、能出创意的新媒体运营,否则下面这些做起来会很难。
2.基础品牌建设
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建立SEO体系和百度指数;在百度知道,搜搜问答,新浪爱问,百度经验等网站建立问答。在知乎,豆瓣,微博等社交网络,要有相应的内容存在。这些主流大众的网络媒体上面都要留下你产品的足迹。
3.微博,这个就不多说了
将产品拟人化,讲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坚持原创内容的产出。在微博上抓住当周或当天的热点跟进,保持一定的持续创新力;互动:关注业内相关微博账号,保持互动,提高品牌曝光率;活动:必要时候可以策划活动,微博转发等。微博这个都是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了再说一句,微博九宫格,这个花不了多少钱,建议做做,不过这个活动挑产品的,自己掂量还有有些量的。
4.微信
内容定位:结合产品做内容聚合推荐,内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并且符合微信号的定位,说多了都是废话,目前最火的一种推广方式就是H5,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创意,足以秒杀大多数人的朋友圈,然后你就会火了,只要你的产品做的不是太垃圾,估计马上会有投资找到你。
找一些朋友的个人公众号帮忙转发,朋友圈转发、做做互推,也能带来一定的量,虽然不花钱,但这是用人脉和交情换来的,所以慎用,否则伤感情。
5.PR传播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学会给你的投资人、员工、用户讲一个感动人的故事非常重要,热点事件的借势营销,重要消息的新闻发布等。找一些科技媒体,例如36kr、创业家、i黑马、创业邦、动点科技、pingwest,把你的PR稿铺满这些媒体,投资人看到,自然给你投钱。有了钱产品还不是想怎么推就怎么推,量大大的有。
6.社会化营销
最后一个,社会化营销绝对是个体力活和脑力活,这需要整个团队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此外还需要有强大的执行力,配合一定的媒体资源,事件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推出去。整个团队对于新鲜事物与资讯必须大量接触,能够从千万的碎片化信息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可遇不可求,做好了你就一炮而红,做不好也会惨烈收场,最好的例子就是“友加”痛并快乐着,友加炮制的“用身体换旅行”事件为友加带来了近百万的下载量,不过也因此被下架。
上面这些都是不怎么花钱的产品推广方法,虽然不能带来大量,润物细无声,最起码说不会让你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把这些做好了,或许就能拿到B轮、C轮啦,有钱了,然后考虑花钱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