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必备的9条新招生思路
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公办名校——北京大学在今年高考尚未到来之时,就已经将招生的目光盯上了2012届高中和大学本科毕业生。于近日,相继启动“全国中学生信息科学夏令营”和“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招生报名。据悉,参加这两大夏令营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将有机会获得北大自主招生资格和免试保送研究生资格。公办名校都已经意识达到危机的到来,并提前抢生源——可以说,“民办学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更是考验招生老师的时候!!树立危机意识,学习新的招生思路尤为重要——
1.招生老师首先是学生。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替他们考虑问题。只要他们的问题解决了,你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2.不做没用的事情。直讲主题,效率第一。“高考后有没有想读大学?”“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学校”。。。
3.发现而不创造需求。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专业、住宿、学费等等有什么要求?
4.决定不做啥比决定做啥更重要。如果你学校生源定位是高收入家庭的子女的(比如:出国留学),就没有必要跑到偏远的山村了。
5.学生难被教育,要迎合而非改变。特别是现在的90后,个性特别强,思维有的简直是“非主流”,所以招生老师千万不要把自己太当“老师”了,拉下自己的身段,和他们当朋友——兄弟姐妹最好。面对面、平等的沟通,他们才会听的进去。
6.关注多数学生,关键点超越竞争学校,快速出击。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你的菜,想把所有的学生都招你们的学校——这个想法很“伟大”,但不现实!现在学生每年都在减少,竞争的学校却依然存在。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面对学生和家长的时候,关键是强调自己学校的优势(办学历史、学校规模、环境、专业、学费、就业等),快速出击,逐个击破。
7.如不确定该怎么做,先学别人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刚进入招生行业的话,学习——对你尤其重要,多向前辈取经。
8.把学生当“傻瓜”,别让他有太多选择。你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学生已经认同你的学校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去问一些“要不要去我们学校啊?”之类的愚蠢问题! 你可以把学生默认为就要去你学校了,你应该问这样的问题:“你现在选一下是要读A专业还是B专业?”,“现在还是下午报名?”,“学费你是用现金交还是到银行转账?”。。。。。。二选一,不管他选哪一个,反正结果都是一样——搞定他!
9.做好售后服务,注重转介绍,事半功倍。要记住,学生之间的传播威力:一个学生和他同学说的1句话,顶过招生老师对学生说的100句话!一个学生的周围一般至少会有五六个平时玩的比较好的同学,当你把他说服后,就可以让他去说服他同学死党一起就读你的学校。这样学生之间会相互照应,不会担心到了学校(尤其是外地)没有伙伴。无形中,他帮你巩固了这个生源,又扩大了生源,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招生行业发展到今天,早不是“计划经济”,而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思想意识一定不能停留,与时俱进是不够的,有远见是必须的!任何市场都存在竞争,招生也一样。今天的招生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所以,不管是公办名校,还是民办教育机构,只要合法经营,快速行动,用心管理,谁都有机会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