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技巧:教学管理手册之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教学的重要方面就是教师的质量及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每项技能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
一、教学技能要求
1. 灵活运用xxxxxxx教学法。
2. 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3. 激发学生语言潜力。
4. 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
5. 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6. 教师授课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7. 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反应。
8. 教师要多才多艺。
9. 教师要全英文授课,培养学生用英文思维的技能。
10.教师要会使用肢体语言。
二、基本技能要求
1.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表达、教学演示和肢体语言(通过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意思)三种形式。教师的语言技能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学语言要具备教育性、专业性、科学性(准确、)简明性、启发性和可接受性几方面,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速度。
l 评价内容:
1) 语言流畅,节奏适当。
2) 正确使用课堂用语。
3) 语言简捷。
4) 语句条理清楚。
5) 感情充沛有趣味性、启发性。
6) 全英文授课。
7) 语调抑扬顿挫,舒缓适当。
8) 长句,短句运用适当。
9) 语句重复适当。
2.教学提问技能
提问能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教师传授内容与方法是否得当。
l 评价内容:
1) 提问目的明确,紧密结合教学。
2) 问题有启发性,指引学生学习。
3) 问题的设计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
4) 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考。
5) 问题表述清晰,语言简明易懂。
6) 有适当停顿,给予思考时间。
7) 提示适当,帮助学生思考。
8) 提问面广,照顾到各类学生。
9) 对答案能分析评价,强化学习。
10)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回答问题。
3.教态变化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控制和抓住学生注意力,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最主要手段。教态变化包括语言、语音、表情、目光、动作等多方面的变化。
l 教态变化的原则:
1) 要充分认识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及情感上的激发作用。
2) 教师的肢体语言大方得体,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对应的意思。
3) 教师的肢体语言运用要繁简适度。
l 评价内容:
1) 态度和蔼,创造和谐课堂气氛。
2) 站立姿势端正,自然优美大方。
3) 注意适度走动,快慢合适、停留得当。
4) 肢体语言丰富,表达意思准确。
5) 声调、节奏有变化,能增强语言情感。
6) 注意眼神交流,面向全体学生。
7) 适当运用停顿,引起学生注意。
8) 注意着装发式,身教言教并重。
4.调节控制教学过程的技能
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引导、教师展示、师生互动等逐渐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为了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掌握以下调控教学的技能:
1) 导入技能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
导入类型:
u 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导入。
u 利用实例的方式导入。
u 从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u 提出事物矛盾,设置悬念导入。
u 以讲故事方式导入。
u 以歌曲方式导入。
u 利用知识衔接与转折导入。
典型的导入过程:集中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明确目的――进入新课程。
评价内容:
u 导入的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u 导入方法与新知识联系紧密,有启发性。
u 能从导入自然进入新课程内容。
u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有趣味性。
u 感情充沛语言清晰,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u 面向全部学生。
2) 反馈强化技能
反馈在教学上,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强化通过激励、提醒等教学手段巩固加强教学效果。
得到教学反馈的方法:
u 课堂观察(环视、集中注视等)
u 课上提问
u 课堂考查
u 课后作业检查
实际操练强化的类型:
u 语言强化
u 通过辅导接近和接触强化
u 必要的重复
评价内容:
u 能随时注意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u 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反馈信息。
u 能利用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u 对学生的反应能及时予以强化。
u 给学生的强化、反馈明确具体。
u 强化方法适当适度。
u 鼓励较差学生的微小进步。
u 内部强化为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促进主动学习。
u 正面强化为主,慎用惩罚方法。
u 强化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
3) 组织教学技能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树立教师在课堂的威信,通过良好的组织技能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
组织的目的:
u 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u 引起学习兴趣。
u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u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u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组织的几种形式:
u 管理式组织(课堂秩序的组织、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
u 指导性组织(练习组织安排、课堂讨论的组织安排)。
u 诱导性组织(热情鼓励、设置疑点、激发兴趣)。
评价内容:
u 在组织管理中注意教书育人,明确目的,对事不对人。
u 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
u 组织引导方法得当。
u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u 应变能力强,能因势利导。
u 处理学生问题不焦不燥,沉着冷静。
4) 结束技能
结束是一个任务的完成。结束的过程大体需经过几个阶段: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已学――拓展延伸。
评价内容:
u 结束目的明确。
u 结束的方式与内容相适应。
u 使学生感到有新的收获。
u 强化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u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得到实际应用。
u 检查学习,达到强化学习的效果。
5)课堂教学设计技能
原则: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掌握英语知识。教学设计主要在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
分析教学设计的程序(详见图1)
教学设计的主要要素: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总的教学目标、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单元目标、课堂具体目标)。
2) 教材的分析处理(钻研教师用书、全面掌握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等)。
3) 教学活动的设计(活动的选择、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SHAPE \*MERGEFORMAT
分析教学任务
中宾科技 专注百科一站式服务 百科一站式服务平台
![]() ![]() |